您好,欢迎访问九游会登录官方网站!
  • 淘宝
  • 阿里巴巴

400-687-8610 0512-3688-5052

凸轮分割器助力提升工效
热搜关键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分割器

九游会登录:按压式自锁机构和锁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来源:九游会登录    发布时间:2025-08-29 01:39:45

产品型号

Product model

九游会j9:

  自锁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两个器件进行快速、高效的锁合连接。但是现有的自锁机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且结构耐用性差,严重降低了自锁机构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和锁合效果。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按压式自锁机构和锁合装置,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常规使用的寿命长,锁合牢固稳定。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按压式自锁机构,包括:锁壳、滑动件、摆动件、弹性件、爪扣和;

  所述枢接端与所述锁壳枢接,所述插接端通过所述回转卡位槽与所述滑动件滑移插接,所述滑动件沿第一方向所在的直线方向与所述锁壳滑移连接,所述爪扣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枢接;

  所述回转卡位槽包括:第一卡位点和第二卡位点,所述第一卡位点位于所述第二卡位点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

  所述摆动件用于在所述插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点或所述第二卡位点时,停止所述滑动件向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锁壳设置有第一导向件,所述爪扣通过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锁壳滑移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件用于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二卡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一卡位点时,对所述爪扣进行导向,以使所述爪扣的另一端在与所述的一端锁合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件还用于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卡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时,对所述爪扣进行导向,以使所述爪扣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导向下与所述的一端相分离。

  所述第一回转点和所述第二回转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点和所述第二卡位点所在直线的相对两侧;

  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卡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的过程中,所述插接端经过所述第一回转点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

  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二卡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一卡位点的过程中,所述插接端经过所述第二回转点移动至所述第一卡位点。

  可选地,所述锁壳内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一回转工位和第二回转工位;

  所述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回转工位和第二回转工位均位于所述第一工位远离所述第二工位的一侧;

  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卡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一回转点的过程中,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相抵触;

  所述用于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卡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一回转点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滑动件由所述第一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一回转工位;

  所述弹性件进一步用于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回转点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滑动件由所述第一回转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二工位;

  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二卡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二回转点的过程中,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相抵触;

  所述还用于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二卡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二回转点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滑动件由所述第二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二回转工位;

  所述弹性件进一步还用于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二回转点移动至所述第一卡位点的过程中,推动所述滑动件由所述第二回转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一工位。

  所述锁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后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后板均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所述后板相对的两头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锁盖相对的两侧边均固定设置有卡钩,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卡槽;

  所述卡钩包括:竖直卡部和水平卡部,所述竖直卡部的一端与所述锁盖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卡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竖直卡部远离所述锁盖的一端;

  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卡槽中,竖直槽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连通;

  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卡槽中,竖直槽部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表面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还用于在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卡位点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时,对所述爪扣进行导向,以使所述爪扣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导向下朝向第二方向摆动,并与所述的一端相分离;

  在所述爪扣的一端在与所述的一端锁合连接时,所述锁合槽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内壁与所述爪扣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后板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插槽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槽;

  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连通,或所述第二插槽与所述滑动件朝向所述锁盖的表面连通。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锁合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式自锁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压式自锁机构和锁合装置,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常规使用的寿命长,锁合牢固稳定。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按压式自锁机构在滑动件位于第一工位时的内部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按压式自锁机构在滑动件位于第二工位时的内部结构图;

  1、锁壳;11、锁体;111、底板;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后板;1141、第一插槽;1142、定位通孔;12、卡槽;121、竖直槽部;122、水平槽部;13、固定件;131、固定通孔;14、第二导向件;15、锁盖;151、加固压块;1511、第一下压块;1512、第二下压块;16、卡钩;161、竖直卡部;162、水平卡部;17、第一导向件;171、第一导向槽;172、第二导向槽;2、滑动件;21、回转卡位槽;211、第一卡位点;212、第二卡位点;213、第一回转点;214、第二回转点;22、第二插槽;23、支撑通孔;24、第三导向柱;25、锁合槽;3、摆动件;31、枢接端;32、插接端;33、第二导向柱;34、第一转轴;4、弹性件;5、爪扣;51、第二转轴;52、第一导向柱;6、;61、支撑板;611、安装通孔;71、第一连接件;72、第二连接件。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按压式自锁机构,结合图1,按压式自锁机构包括:锁壳1、滑动件2、摆动件3、弹性件4、爪扣5和6。

  结合图2和图3,所述滑动件2、所述摆动件3、所述弹性件4和所述爪扣5均位于所述锁壳1内。所述锁壳1包括:锁体11和锁盖15。所述锁体11包括:底板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和后板114,所述第一侧板112、所述第二侧板113和所述后板114均位于所述底板111的上方并与所述底板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2和所述第二侧板113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11的左右两侧,所述后板114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盖15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2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固定连接。结合图1,通过设置所述锁壳1的具体形状,能够使得锁壳1在前端留有一个开口,从而便于6插入锁壳1内与爪扣5锁合,并便于在需要解除锁合关系时,使6能够从锁壳1内取出。

  结合图1和图4,所述锁盖15的左右两侧边均固定设置有卡钩16,所述第一侧板112和所述第二侧板113上端均开设有卡槽12。进一步的,所述卡钩16包括:沿上下方向放置的竖直卡部161和沿水平方向放置的水平卡部162。其中,所述竖直卡部161的顶端沿竖直方向与所述锁盖15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竖直部的底端固定连接。

  结合图5,所述卡槽12包括:沿上下开设的竖直槽部121和沿前后方向开设的水平槽部122。所述水平槽部122水平位于所述竖直槽部121的下方,且水平槽部122的前端与所述竖直槽部121的底端连通;在所述第一侧板112上的卡槽12中,竖直槽部121远离所述底板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112远离所述底板111的表面连通;在所述第二侧板113上的卡槽12中,竖直槽部121远离所述底板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113远离所述底板111的表面连通。

  结合图2、图4和图5,其中,在所述锁盖15与所述锁体11扣合时,所述水平卡部162沿竖直槽部121卡接在所述水平槽部122内。所述水平卡部162能够限定所述锁盖15相对所述锁体11沿上下方向上的自由度,所述竖直部卡部则通过与相应的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限定了所述锁盖15相对所述锁体11沿左右的自由度。所述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13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开设有固定通孔131,所述锁体11可通过固定件13与螺钉配合经锁体11固定在相应的连接件的一侧,并使所述锁盖15的前端与相应的连接件相抵触,如此,在固定件13和水平卡部162的作用下限定了所述锁盖15相对所述锁体11沿前后方向的自由度。所述6远离锁体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板61,所述支撑板6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通孔611,所述安装通孔611贯穿所述支撑板61,且所述支撑板61通过所述安装通孔611与螺钉配合可固定在相应的连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12的高度与所述卡钩16的高度相适配,所述卡槽12可为贯穿相应侧板的通孔槽,或者是存在底面的凹槽。在所述卡槽12为存在底面的凹槽的情况下,所述卡槽12可开设在相应侧板的内外表面,相应的,水平卡部162相对竖直卡部161的左右位置根据卡槽12的位置可做相应的替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12可为贯穿相应侧板的通孔槽;所述水平卡部162的宽度与所述竖直卡部161的宽度相同,所述水平卡部162的宽度与竖直卡部161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水平卡部162的高度与所述水平槽部122的高度相适配。

  结合图6和图7,所述滑动件2开设有回转卡位槽21。所述回转卡位槽21包括:第一卡位点211、第二卡位点212、第一回转点213和第二回转点214。所述第一卡位点211位于所述第二卡位点212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回转点213和所述第二回转点21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点211和所述第二卡位点212所在直线的相对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向前的方向,所述第一回转点213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点211和所述第二卡位点212所在直线的左侧,所述第二回转点214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点211和所述第二卡位点212所在直线的右侧,所述第一回转点213和所述第二回转点214均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点211的前方。

  结合图1和图8,所述摆动件3包括:枢接端31和插接端32。所述摆动件3用于在所述插接端32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点211或所述第二卡位点212时,停止所述弹性件4带动所述滑动件2向前方移动。其中,所述回转卡位槽21可开设在所述滑动件2内也可开设在滑动件2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8,所述回转卡位槽21开设在所述滑动件2的上表面,所述回转卡位槽21的形状类似于心形;所述插接端32的下方竖直朝向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柱33,所述插接端32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柱33和回转卡位槽21与所述滑动件2滑移插接;所述后板114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通孔1142,所述枢接端31的下方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34,所述第一转轴34通过定位通孔1142与所述锁体11沿上下方向枢接。其中,第一卡位点211、第二卡位点212、第一回转点213和第二回转点214均用于描述所述插接端32相对于所述回转卡位槽21的位置。

  结合图8、图9和图10,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一卡位点211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212的过程中,所述插接端32经过所述第一回转点213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212;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二卡位点212移动至所述第一卡位点211的过程中,所述插接端32经过所述第二回转点214移动至所述第一卡位点211。

  结合图5和图11,所述锁壳1设置有第一导向件17和第二导向件14。所述滑动件2通过所述第二导向件14与所述锁壳1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14可以为设置在所述锁壳1内的导向滑轨或者是导向滑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件14为导向滑槽,且所述第二导向件14为沿前后方向开设的条形的导向滑槽,所述第二导向件14贯穿所述底板111。所述滑动件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三导向柱24,所述第三导向柱24通过所述第二导向件14沿前后方向与所述底板111滑移插接,从而使得所述滑动块沿前后方向与所述底板111滑移连接。

  进一步的,结合图1、图3和图11,所述弹性件4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2向前移动。其中,所述弹性件4为压缩弹簧,所述后板114朝向前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槽1141,所述第一插槽1141与所述压缩弹簧的后端相适配;所述滑动件2朝向后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槽22;所述第二插槽22与所述滑动件2朝向所述底板111的表面连通,或所述第二插槽22与所述滑动件2朝向所述锁盖15的表面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槽22与所述滑动件2朝向所述底板111的表面连通。通过设置第一插槽1141和第二插槽22,不但能够稳定弹性件4的位置,同时还便于所述弹性件4的安装。具体的在安装的过程中,先将弹性件4的后端插入第一插槽1141内,然后自上而下放置滑动件2,使弹性件4的前端位于第二插槽22内,然后由前至后推动滑动件2,以使第二导向柱33插入第二导向件14内,同时压缩弹簧被压缩,从而便于推动所述滑动件2向前移动。

  所述爪扣5通过所述第一导向件17与所述锁壳1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17用于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二卡位点212移动至所述第一卡位点211时,对所述爪扣5进行导向,以使所述爪扣5的前端在与所述6的一端锁合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17还用于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一卡位点211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212时,对所述爪扣5进行导向,以使所述爪扣5的前端在所述第一导向件17的导向下与所述6的一端相分离。

  进一步的,结合图3和图5,所述第一导向件17可以为设置在所述锁壳1内的导向滑轨或者是导向滑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17为导向滑槽,且所述第一导向件17贯穿所述底板111;所述第一导向件17包括:第一导向槽171和第二导向槽172;所述第二导向槽172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71的前侧,所述第一导向槽171为沿第一方向的设置的条形槽,所述第二导向槽172为与第一方向呈锐角夹角的条形槽,且所述第二导向槽172的前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71的左侧,所述第二导向槽172的后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71的前端连通。

  结合图1、图3、图12和图13,所述爪扣5的后端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竖直放置的第二转轴51,所述滑动件2竖直开设有支撑通孔23,所述爪扣5通过所述第二转轴51和所述支撑通孔23与所述滑动件2枢接;所述爪扣5的下表面还固定设置有竖直放置的第一导向柱52,所述第一导向柱52通过所述第一导向件17与所述底板111滑移插接。如此,在滑动件2向前或是向后移动的过程中,爪扣5可在所述第一导向件17的导向下相对所述锁壳1水平摆动,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所述爪扣5与所述6的锁合与分离。

  所述锁壳1内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一回转工位和第二回转工位。其中,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一回转工位和第二回转工位均用于描述所述滑动件2相对所述锁壳1的位置;所述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前侧,所述第一回转工位和第二回转工位均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后侧。

  具体的,在所述插接端32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点211时,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位;在所述插接端32位于所述第一回转点213时,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回转工位;在所述插接端32位于所述第二卡位点212时,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二工位;在所述插接端32位于所述第二回转点214时,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二回转工位。其中,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一卡位点211移动至所述第一回转点213的过程中,所述滑动件2与所述6相抵触;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一卡位点211移动至所述第一回转点213的过程中,所述6推动所述滑动件2由所述第一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一回转工位;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一回转点213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212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4推动所述滑动件2由所述第一回转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二工位;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二卡位点212移动至所述第二回转点214的过程中,所述滑动件2与所述6相抵触;

  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二卡位点212移动至所述第二回转点214的过程中,所述6推动所述滑动件2由所述第二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二回转工位;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二回转点214移动至所述第一卡位点211的过程中,所述弹性件4推动所述滑动件2由所述第二回转工位移动至所述第一工位;在所述插接端32由所述第一卡位点211移动至所述第二卡位点212时,所述第一导向件17对所述爪扣5进行导向,以使所述爪扣5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导向件17的导向下朝向第二方向摆动,并与所述6的一端相分离。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可以为垂直于第一方向的任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为向左的方向。

  所述锁盖15朝向所述锁体11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加固压块151。所述加固压块151用于通过所述底板111限定所述锁壳1内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的自由度,以防止锁壳1内的部件因振动而脱离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具体的,所述锁盖15朝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下压块1511和第二下压块1512;所述第一压块用于限定所述滑动块在所述锁壳1内沿上下方向的自由度;所述第二压块用于限定所述爪扣5在所述锁壳1内沿上下方向的自由度。通过设置所述加固压块151可提升所述按压式自锁机构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滑动件2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锁合槽25;在所述爪扣5的前端在与所述6的一端锁合连接时,所述锁合槽25朝向左侧的内壁与所述爪扣5间隙配合。通过设置所述锁合槽25可提升该按压式自锁机构锁合的稳定性,防止6在与爪扣5锁合时因振动而向右移动,以致6与爪扣5分离。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锁合装置,结合图14,锁合装置包含:第一连接件71、第二连接件72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式自锁机构;所述锁壳1通过固定件1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71固定连接,所述6通过支撑板6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1可为门框或者是箱体、托架等,所述第二连接件72可以是门板或者是推板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为箱体,所述第二连接件72为门板,所述第二连接件7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71枢接。

  结合图10、图11和图14,该按压式自锁机构在锁合装置中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需要将第二连接件72与第一连接件71锁合在一起时,此时所述插接端32位于所述第二卡位点212,且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二工位。首先,向锁壳1的方向按压所述第二连接件72,以使所述6远离支撑板61的一端通过开口伸入锁壳1内,并伸入锁合槽25内与所述滑动件2相抵触;然后,继续按压第二连接件72,使滑动块向后移动,即滑动块由第二工位向第二回转工位平移,插接端32通过第二导向柱33由第二卡位点212向第二回转点214移动,在该过程中所述爪扣5在第二导向槽172的导向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滑动件2向右摆动,即所述爪扣5相对所述滑动件2顺时针摆动,所述第一导向柱52由第二导向槽172移动至第一导向槽171内;当滑动块移动至第二回转点214,即滑动件2移动至第二回转工位时,停止按压所述第二连接件72,此时,滑动块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由第二回转工位移动向第一工位平移,即滑块向前平移,插接部由第二回转点214向第一卡位点211移动;当滑动块移动至第一工位时,所述爪扣5与所述6实现锁合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连接件72无法向远离第一连接件71的方向挪动。

  在需要将第二连接件72与第一连接件71分离时,此时所述插接端32位于所述第一卡位点211,且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一工位。首先,向锁壳1的方向按压所述第二连接件72,使滑动块向后移动,即滑动块由第一工位向第一回转工位平移,插接端32通过第二导向柱33由第一卡位点211向第一回转点213移动,在该过程中所述爪扣5在第二导向槽172的导向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滑动件2向左摆动,即所述爪扣5相对所述滑动件2逆时针摆动,所述第一导向柱52向第二导向槽172移动的前端移动;当滑动块移动至第一回转点213,即滑动件2移动至第一回转工位时,停止按压所述第二连接件72,此时,滑动块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由第一回转工位移动向第二工位平移,即滑块向前平移,插接部由第一回转点213向第二卡位点212移动;当滑动块移动至第二工位时,所述爪扣5与所述6实现分离,从而可将第二连接件72向远离第一连接件71的方向移动,进而将6从锁壳1中移除。

  在本实施例中,该按压式自锁机构在锁合状态下的前后长度为41毫米,上下高度为8毫米,左右长度为30毫米。该按压式自锁机构具有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组装方便,安装便捷,常规使用的寿命长,锁合牢固稳定,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其满足能承受严酷等级为bm级的振动响应实验(频率f≤9hz时振幅为3mm及f>9~200hz时加速度为10m/s2的振动),且其疲劳寿命大于1000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上一篇: 按压式自锁机构和锁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